Jao Tsung-i 饒宗頤

Is your surname Jao?

Research the Jao family

Share your family tree and photos with the people you know and love

  • Build your family tree online
  • Share photos and videos
  • Smart Matching™ technology
  • Free!

Tsung-i Jao

Chinese: 饒宗頤 (選堂)
Birthdate:
Death: February 06, 2018 (100)
Immediate Family:

Son of 饒鍔 (純鈍) and 蔡氏
Brother of 饒宗栻

Managed by: Private User
Last Updated:
view all

Immediate Family

About Jao Tsung-i 饒宗頤

Jao Tsung-i (Chinese: 饒宗頤; pinyin: Ráo Zōngyí) is a Chinese-born Hong Kong scholar, poet, 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A versatile scholar, he contributes to every field of humanities, including archaeology, literature, philology, musicology and history. Currently he lives in Hong Kong. He has two daughters.

饒宗頤 (選堂)生平 (中文)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姜伯勤 撰)

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古典文學家﹑書畫家。字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安人。生於1917年8月9日(六月二十二)。幼承家學﹐早歲整理其父饒鍔《潮州藝文誌》﹐在《嶺南學報》專號刊出﹐以此知名。後入中山大學廣州通誌館任纂修﹐利用館藏方誌﹐擬撰古地辨﹐成《楚辭地理考》﹐即其一種。抗日戰爭爆發後﹐因病留居香港﹐為中山大辭典撰古籍篇名提要稿﹐又佐葉恭綽為編定《全清詞鈔》初稿﹐故有《詞籍考》之作。又應顧頡剛之約﹐為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編撰新莽史(後僅刊《新莽職官考》及《西漢節義傳》)及《古史辨》第八冊(地理部分未成)。香港淪陷﹐西奔桂林﹐任教無錫國專。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廣東文理學院教授。繼回汕頭﹐主持《潮州誌》總纂事宜﹐運用新觀點﹐創若干新門類﹐印出二十冊﹐翔實可觀。旋任廣東省文獻委員會委員。自1952年至1968年﹐執教香港大學中文系共十六年。後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為首任中文系講座教授。中間赴美﹐任耶魯大學客座教授及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973年至1978年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退休後﹐赴法國巴黎任高等研究院宗教部客座教授一年。後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藝術系與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教授。1982年香港大學頒布為名譽文學博士。饒宗頤先後在若干不同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工作﹐吸收各種治學方法﹐著述宏富。1963年在印度浦那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作研究工作﹐先後從帕拉尼普爾父子攻治婆羅門經典。1976年在巴黎從博特羅習楔形文字及西亞文獻﹐首次譯出《開闢史詩》(E-nu-ma E-lis )。其《敦煌典》及《敦煌白晝》二書也作於此時。1962年獲法國儒蓮漢學獎﹐1980年被選為亞洲學會榮譽會員。

饒宗頤治學特點在於能不斷創新﹐極具開拓精神。所著如《楚辭書錄》為第一部楚辭書目﹐《老子思想朱註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為首次研究張天師一家著述﹐尤有篳路藍縷之功。治楚帛書﹑雲夢日書﹑輯全明詞﹐皆先人著鞭﹔始編錄星馬華文碑刻﹐開海外金石學之先河。其他著作如《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以貞人為綱﹐卜事為緯﹐突出殷史全貌。《詞集考》為明以前詞書包括總集﹑別集與有關參考資料﹐羅列具備。《敦煌白晝》專討論唐代畫稿﹐為前人所未接觸之題目。《國史上之正統論》集中歷代有關文獻﹐極便讀者。在東京印出《敦煌書法叢刊》二十九冊﹐圖版既精﹐考證又盡博綜之能事。《選堂集林‧史林》三冊﹐儘量利用敦煌寫卷中新資料﹐深入研討歷史上許多問題。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為其《史學論著選》作序﹐稱許在掌握材料﹑運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感”。近著《絲綢之路》﹐採取“比較古文字學”方法與材料﹐探索遠古中外文化交流﹐別開生面。

參考書目

  • 季羨林﹕《談饒宗頤史學論著》(香港明報月刊20周年紀念﹐21卷1期)﹐香港﹐1986。
view all

Jao Tsung-i 饒宗頤's Timeline

1917
August 9, 1917
2018
February 6, 2018
Age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