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冀亨 (瀛海)

public profile

您也姓吗?

考证廖氏源流

廖冀亨 (瀛海)的个人主页

与你的亲人和朋友分享你的家族树和家庭相册

  • Build your family tree online
  • Share photos and videos
  • Smart Matching™ technology
  • Free!

相关项目

【(福建永定)】 廖冀亨 (瀛海)

生日
逝世
直系亲属

子女—廖鴻章 (羽明)廖王臣

管理员 Private User
最近更新

廖冀亨 (瀛海)生平 (中文)

《清史稿 卷476》

廖冀亨,字瀛海,福建永定人。康熙二十九年舉人,四十七年,授江蘇吳縣知縣。值歲旱,留漕賑饑,不足,自貸金易米以濟。士人感其誠,相率捐助,賑以無乏。吳中賦額甲天下,縣尤重,冀亨減火耗,用滾單,民皆稱便。知收漕弊多,拘不法者重治之,凡留難、勒索、蹋斛、淋尖、高颺、重篩諸害,埽除一清。太湖中有蘆洲,或墾成田,或種蓮養魚,官吏輒假清丈增糧名以自利。冀亨曰:「湖蕩偶爾成田,未可久持,今增其賦,朝廷所得幾何,而民累無盡期。」一無所問。初,冀亨蒞任時,有吳人語之曰:「吳俗健訟,然其人兩粥一飯,肢體薄弱,凡訟宜少準、速決,更加二字曰『從寬』。」冀亨悚然受之。收詞不立定期,民隱悉達。嘗自謂訟貴聽,聽之明,乃能速決而無冤抑。在吳三年,非奸盜巨猾,行杖無過二十,蓋守此六字箴也。

有庠生授徒鹽商家,自刎死,勘得實。或有謗其受賄者,冀亨無所避,卒釋鹽商勿罪。東山巡檢報鄉人弒父屠嫂,未遂,自盡。冀亨方秉二燭閱其詞,燭無風齊滅,知有冤。剋日渡湖往驗,大風,舟幾覆,從者色變。冀亨曰:「縣官伸冤理枉而來,神必佑之,何懼!」須臾抵岸。訊得父故殺狀,巡檢得賄誣報,俱論如律。

冀亨既有聲於吳,他縣疑獄,往往令推治。會有宜興知縣誣揭典史故勘平民為盜,刑夾致死,冀亨奉檄按驗。知縣者總督噶禮之私人也,或告宜少假借,冀亨不為動。檢踝骨無傷,原揭皆誣。獄上,噶禮屢駁詰。再三審,卒如冀亨議,以是忤總督。時巡撫張伯行以清廉著,深契冀亨,布政使陳鵬年尤重之;而噶禮不懌於伯行,尤惡鵬年。四十九年,鵬年被劾,並及冀亨,以虧帑奪職。逾年,噶禮敗,冀亨始復原官,以病不赴選。及卒,吳人祀之百花書院。

冀亨歿後,家留於吳,入籍嘉定。曾孫文錦,嘉慶十六年進士,由翰林出為河南衞輝知府,有惠政,祀名宦。文錦子惟勛,道光十三年進士,亦由翰林為貴州鎮遠知府,撫苗有法,終貴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