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u Chiang 姜立夫

Is your surname Chiang?

Connect to 291 Chiang profiles on Geni

Li-fu Chiang 姜立夫's Geni Profile

Share your family tree and photos with the people you know and love

  • Build your family tree online
  • Share photos and videos
  • Smart Matching™ technology
  • Free!

Li-fu Chiang

Chinese: 姜立夫
Also Known As: "姜蔣佐"
Birthdate:
Death: 1978 (87-88)
Immediate Family:

Son of 姜炳誾
Husband of 胡芷華
Father of Private and Private
Brother of 姜蔣㑊

Managed by: 炎黃子孫
Last Updated:
view all

Immediate Family

姜立夫生平 (中文)

《中國大百科全書 數學》(江澤涵 吳大任 撰)

中國現代數學家。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而最著成效的播種人之一。1890年7月4日生於浙江省平陽縣麟頭村(今屬蒼南縣)。1978年2月3日逝世於廣州市。原名姜蔣佐﹐1911年赴美﹐1915年在加州大學獲學士學位﹐1919年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920年初任南開大學教授﹐改名姜立夫﹐創辦南開大學數學系。1926~1927年去廈門大學任教﹐1934~1936年赴德國格丁根大學進修。抗日戰爭期間﹐任教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1946~1948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進修。解放前後先後在廣州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任教。姜立夫殫精竭慮把現代數學移植到中國。他到南開大學時﹐該校創立才半年﹐經費少而富朝氣。他基本上以一個人的力量把數學系辦起來。並根據學生情況﹐逐年分別主講各種主要數學課程。他專長幾何﹐能把嚴格的邏輯推導與生動幾何形像相結合﹐故舉重若輕﹐加以學識淵博﹐授課認真﹐方法靈活﹐深受學生愛戴。當時他培養的學生﹐不少後來成為有較高成就的數學家﹐陳省身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此後﹐他又兼及科研工作﹐所任課程也較為集中於幾何方面。他科研的主要課題是圓素和球素幾何。用二階實方陣和二階埃爾米特方陣依次代表圓和球﹐使這個經典課題獲得新面貌﹐得出許多新成果。抗戰期間﹐他就發表了《圓和球的方陣理論》一文﹐在中山大學時﹐作過系統講授﹐並指導他的學生開始圓素和球素微分幾何的研究。他的學生系統整理了他的理論並繼續作深入研究。

為了讓現代數學在中國的土壤上生根開花結果﹐姜立夫十分重視基礎工作﹐在各校任教期間﹐在籌建解放前的數學研究所時﹐都親自動手廣泛蒐集圖書資料。南開大學的數學資料曾經是全國最完備者之一﹐抗戰期間部分轉移到昆明﹐對於西南聯合大學的數學教學和科研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他還為南開大學採集了一整套數學模型和一套數學家像。他對數學名詞的審定工作也傾注了大量精力﹐1923年開始主持這項工作。《算學名詞彙編》(1938)和《數學名詞》(1945)都是以他為首的數學名詞審查會的成果﹐它們構成中國現行數學名詞的基礎。

姜立夫1945年後體弱多病﹐但他對中國數學事業所作的努力從未間斷﹐他指導中山大學學生翻譯數學名著﹐作專題報告﹐領導討論班﹐指導研究生和科研工作﹐不遺餘力。他還積極參加了新舊數學會和數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

view all

Li-fu Chiang 姜立夫's Timeline